太平洗衣坊的興衰
早期英政府在太平市區興建一座20戶的洗衣坊,將市區內洗衣業者遷移集中在此,印裔佔12家,華裔8家。1988年,政府拆除洗衣坊木板長屋,改建一座組屋將所有住戶遷入,樓下有7間店面供洗衣業者經營,目前有3家停止生意,僅剩4家華裔繼續經營。新組屋的興起,從此改變了洗衣坊的面貌及環境,一切滄海桑田,變了模樣……。
已退休的業者鄧月花(1936年生)稱,其嚴舅(丈夫的父親)麥順從廣東鶴山南來,先在怡保洗衣,後移居太平開啟“華利昌”洗衣店,她嫁到麥家已60年,估計華利昌有逾八十年的歷史。嚴舅逝後,其夫麥華照繼承生意,80年代其子德勝到來協助,將招牌易名“麥新”,後來洗衣店出頂兩次給他人經營,如今由其女兒玉慧和兩個洗衣工人聯合頂下洗衣生意,店名再改曰為“麥升”。
鄧月花說,英政府將業者遷移到洗衣坊,共建有三排長屋,每一排各有20個單位,每一戶都獲得三間,第一排全是住家,第二排是熨衣坊,第三排為挲(粵語音sap。意為放進開水裡久煮)衣坊,是煮衣浸衣之處。後來一些住戶由非洗衣業者居住,熨衣及挲衣坊就變成他們的廚房等其他用途了。政府也建有20座水池供洗衣用,每天早上5點,就開閘引入太平山的水,下午五點多關閘。山溪水被導入每戶池中,的確省下自來水的水費。
每天早上,先起火燒大鐵桶的水,放進肥皂(長條狀,切成小塊)和蘇打(一大塊先浸水溶化)水,將髒衣服加進去煮。煮好後將衣服撈起,放在桶上的木板滴干,再以扁擔挑衣服到水池處,靠著山水衝洗搓刷衣服。水池約兩英尺高,大家都站在池內大約一英尺深的水裡洗刷,許多人因此患上腳氣風濕等病。80年代底其子買進洗衣機,從此才告別辛苦的手洗年代。以前洗的衣服有兵營紅毛兵的衣褲、醫院、警察、住家褥被等等,現今只有酒店或住家的窗簾床褥、酒樓桌布等等,偶爾會接到白色軍服等制服。鄧月花述說著古今的變遷。
她指出,將兩條晾曬衣服的繩子先回旋地繞,使之盤旋起來。晾衣服時,只要將衣物塞進盤旋處,衣物就自動夾住不掉下。而且手洗的年代,大家都將衣物掛得很高,搶到陽光的衣物就會快一點干。
廣成昌老闆麥阿發(81歲)說,祖父從廣東鶴山被賣豬仔南來本邦,父親麥潤生本在新港門開店,當英政府建好洗衣坊,廣成昌就被命令遷移到此,當時繳納的屋租每戶約6元,如今的店鋪是向政府買下的,其店歷史已有百年。兒子們對洗衣業不感興趣,他兩夫婦只做少量生意,不上門收衣來洗,全是靠老客戶親自交來如床褥衣服等,他是唯一一家還是靠手洗,不用機器的傳統老店。其作坊還是保存原有的器物。
洗衣業幾乎被廣府人所壟斷,但太平洗衣坊有一家上海人的。周觀如(1957年生)的父母均為上海人,外祖父丁信山從上海南來太平開啟“上海洗衣”,歷史已有百年之久,後由父親周志章和母親丁桂英接手生意。他記得當時三間單位租金,包括住家和熨衣炸衣坊,一個月要35元左右。1988年拆除洗衣坊後,業者都購下新建的組屋單位。由於“上海”已被他人注冊,就將招牌改為“海上”。父母逝世後,他繼承生意,但他是tnb職員,平時都得上班,只能在週末週日才開店做生意。做得不多,均是熟客,洗的是住家床褥窗簾衣服等物。兒子們不會繼續生意。他說,舊洗衣坊年代的晾衣繩子有人偷竊,所以早上拉繩晾衣,下午收衣後就將之收取,現今晾衣繩已無人偷矣。以前導山水洗衣非常省錢兼環保,現今採用自來水,每個月都得多花數十元的水費。
自英國紅毛軍警官員離開太平後,洗衣業就不好做了,目前市區很多地方都有了新式洗衣店,太平洗衣坊面對著嚴酷的競爭!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圗文:李永球。(2015.02.0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