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February 22, 2015

梁氏梅鏡堂由來


梁氏梅鏡堂由來
梁克家,字叔子。福建晉江蚶江人,生南宋建炎二年(1128),卒淳熙十四年(1187),享年六十歲。梁克家自幼聰敏,篤志力學。紹興二十九年,梁克家上省赴試考舉人中第一名解元。隔年,紹興三十年,又上京赴考,會試中第一名會元,殿試,又叫廷試,欽點第一名狀元。解元、會元、狀元,連科捷報,三元及第。

梁克家四十二歲以後數年,官運享通,一路升遷;乾道五年,任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六年,受命“參知政事”;七年,兼知院事;八年,升右丞相。入閣拜相,位極人臣。在梁克家還未中舉的時,到廣東潮州探望親戚陳太守。這時正是九月,陳太守的千金陳小姐一日早起對鏡梳妝,從鏡中突然照出一蕊一蕊的梅花,回頭一看,都是後園的梅花盛開,十分歡喜。陳太守看到臘月梅花九月開,認為是祥瑞之兆,是好事情,就在後花園設宴,請親朋好友和名流來飲酒賞花。梁克家即席賦詩一首:
老菊殘梧九月霜,誰將先暖入東堂?不因造物於人厚,肯放梅枝特地香。九鼎燮調端有待,百花羞澀敢言芳。看來冰玉渾相映,好取龍吟播樂章。

陳太守見梁克家人品才學甚佳,將來前程未可限量,於是將陳小姐許配給梁克家為妻,結下秦晉之好,以應梅鏡之兆。這段美好姻緣,人就稱做“梅鏡緣”,梁家後裔就將堂號叫做“梅鏡堂”,門匾題做“梅鏡傳芳”。



梁克家的传说-----梅镜良缘
南宋高宗绍兴廿九年间,揭阳县在任县官陈春,是福建泉州县晋江人。这陈春是个公正无私、清廉爱民的好官,很受百姓敬重。可陈春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夫妻二人把这女儿当做心上肉,长年带她同在任所居住,教她习读书史。眼看女儿已经长大,却尚未为她选择个才貌双全的佳婿,因此二老很为这事挂结。
这年五月,梁克家辞馆离开渔湖都京岗村,准备上京赴考,顺道到揭阳县衙拜访在这里做官的同乡陈春。陈春见这位年轻的同乡秀士,长得魁梧俊美,满腹学问,便诚心诚意地留他在这里多住几时,帮批公文案卷。梁克家—时不好意思推却,只好在揭阳再住下来。

到了九月,梁克家便要上京赴考,特向陈春辞行。陈春本想再把他留住,可又碍着他上京赴考之大事,—时不便开口。谁知那天夜里,后园中的梅树骤然开花。天明起来,园丁立即到内堂向陈太爷报说。陈春闻报,即时领着夫人女儿到园中赏花,并命家仆去请梁克家进园观赏。梁克家眼看着这梅花九月盛开,很觉奇异!—时即景生情,咏下了一首《咏梅》新诗:
老菊残梧九月霜,谁将先暖入东堂?
不因造物于人厚,肯放梅花特地香!
九鼎变调端有待,百花羞涩敢言芳。
看来冰玉浑相映,好取龙吟播乐章!

陈春读了克家这首新诗,极是称赞。便把诗稿传给夫人和女儿品赏。母女吟罢这首新诗,也赞个不绝。 这梅花背时开放的消息,大家都觉得很新奇,当成祥瑞的吉兆,也就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开去,不上半日,便传遍全城。全县百姓,都跑来向陈太爷庆贺。这时,夫人也有所悟的对丈夫说:“梅开五福,是个佳兆,看来主在女儿配得佳婿!”陈春听了这话,心上也不禁有所感触。

原来,陈春自从把梁克家留下之后,早已有心把女儿许配给他,只是迟迟尚未开口。如今快要分别,又凑上梅花背时开放之佳兆,正好乘此机会向他提亲。当下便差使仆役去把梁克家请到内书房来坐谈,亲口将女儿许托给他。不想梁克家听了这话之后,却再三推辞,说是一来事业未成,功名来就;二来这次在京岗教书时,就因男女之事受嫌疑。如今不便谈说婚姻,以免被人议论。

陈春听了梁克家这席不近情理的话,便笑着对他说:“男女婚姻,乃是人生大事,也是光明正大,哪会有什么议论?你若不嫌小女长的丑陋,就请不要推却。” 梁克家眼见陈春一片盛情,不好再三拒绝,又知陈小姐美貌贤淑,也便答应下来,陈春见梁克家答应了亲事,很是高兴,便到内堂将这事告知夫人和女儿。母女听了这个大喜讯,心上都很欢喜。她们母女也早相中梁克家的才貌和人品。陈春见夫人和女儿听后都面露喜色,即便拿了女儿一枝玉钗,到书房交给梁克家作定婚表记。梁克家也取出一支亲题白扇回赠,然后上堂拜过岳父、岳母,行子婿之札。

再过一日,梁克家便辞行上京赶考。到得京都,一举成名,得中状元。随后,便奏请给假回乡祭祖、完婚。 这九月梅开结良缘的故事,就一直在民间流传。“梅镜堂”也成了梁克家梁氏一脉的堂号了。

台湾省的梁姓,不论是河洛,还是客家,绝大多数都属于“梅镜堂”,是宋朝名相梁克家的后裔,梁客家是距今八百年以前的福建晋江人,很显然,今天台湾岛上的梁姓省籍人士,不管“唐山”的祖籍是福建或广东,他们的根源,都可以初步追溯到福建省的晋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