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May 1, 2014

救救自殺邊緣人(二)

救救自殺邊緣人(二)精神科醫生:不應歸咎社交網媒體自殺不會成風氣

·                                 救救自殺邊緣人

 2011-01-04 19:28

面子書留言後自殺事件引起各界高度關注,似乎也引起一股跟風趨勢,不少公眾也紛紛抨擊社交網絡帶來的弊害;不過,精神科醫生袁德和卻有一番不同的見解,直指一個人若沒有輕生的念頭,根本不會對與自殺相關的事產生共鳴。
他認為,不應該把引發自殺風氣的罪名歸咎在社交網絡或媒體的報導,因為自殺主要是自己的思維出了問題,並不會形成一種風氣進而影響他人。
難道你看到別人去自殺,你又會想要去自殺嗎?只有思維出了問題的人才會受到影響。當有車撞死人後,難道說我們不能駕車嗎?又如荷蘭早已把大麻合法化,難道就每個人都會去吸嗎?
應學會接受精神病
袁德和向星洲日報解釋,人腦的中間部份是情緒中心,一旦情緒中心有問題(敏感),通過視覺或聽覺所接收的訊息會被放大至10倍,嚴重者甚至可達100倍,所有接收的資訊都變得敏感。
他直言,大馬的社會還沒有足夠的教育,造成很多人歧視精神病患,因此人們應該學會接受精神病
以前的人都去盲目問神和驅魔,其實頭腦也控制了五臟和情緒等,有些人覺得自己身體有問題,但檢查了五臟六腑都找不出原因,卻忽略了重要的腦。
他說,社交網絡成為當今生活的一部份,已是無法阻止的趨勢,人們習慣把自己的事情上網,就算要尋死也會上傳;不過,有些人不是真的要自殺,這麼做只是為了引人注意。
他表示,只要不是過於沉迷以致影響日常生活,這只能被歸類為一種嗜好,但一旦上網次數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那就是一種癮(addict),這也是精神科的一種,需要求診。
自殺者患憂鬱症情緒病
及時治療90%可得救
大部份自殺的人都患有憂鬱症或其他情緒病,如果能及時接受治療、控制病情,將有90%的人不會再想著去自殺!
袁德和指出,通常患有憂鬱症的人不會察覺自己有病,儘管憂鬱症的潛伏期因人而異,可是他們都離不開自我孤立、容易暴躁、不聽電話和避開朋友等症狀。
憂鬱症離不開自我孤立
他說,這時候身邊的人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如江枻豐的面子書倒數自殺個案,就因為失戀而出現上述症狀,這種情形若維持一段時間,親友就應該即刻帶他求醫。
如果江枻豐有及時求醫,接受治療和定時服藥,我敢擔保他有90%的幾率是不會自殺的。
他表示,憂鬱症是其中一種情緒病,患者常處於低落情緒,生活習慣也會隨著改變。他舉例,不再熱衷於嗜好、晚上睡不好、坐立不安等。
病人思緒開始複雜化,覺得做人很辛苦沒意思,再嚴重的情況是死就是最好的路
憂鬱症也會遺傳
袁德和認為,一個人的情緒、行為、思想都繼承於父母,包括憂鬱症也會遺傳;不過,人通常只會繼承父母的40%,成長環境則是造就日後的個性。
他舉例說,10人裡有1人終身有憂鬱症,若父母都患有憂鬱症,那麼孩子患上憂鬱症的比例是20%
他指出,很多人依然抱持舊有觀念,精神病的下場就是被送去精神病院、自殺或在家裡做廢人,所以很怕被人說他們有精神病。
頭腦是很複雜的,有千萬個細胞,大馬每100人中有1015人要看精神科,但就算是最優秀的精神科醫生,也無法預料哪位病患會自殺。
他強調,看醫生吃藥不是為了控制病患,而是調整他們的思想,以便能正常地應對日常生活,擁有正常的思想去處理問題。
陳雲娟:家醜不外揚觀念
精神病患不敢求醫
精神病和神經病有不同的意義詮釋,卻因為人們愚昧的認知與世俗眼光,造成精神病患不敢面對自己也不敢求醫,以致衍生不堪設想的後果。
馬來西亞生命線協會協談顧問陳雲娟坦言,東方社會向來皆灌輸家醜不外揚的觀念,因為害怕被社會以有色眼光看待和排擠,所以抗拒被貼上精神病的標籤,也不願意向精神病醫生或心理輔導專員救助。
精神病有別神經病
精神病和神經病是兩回事,神經病是已經完全精神錯亂的,精神病則和常人無異,只要服藥平衡大腦血清素,就能平衡他們的情緒。
她向星洲日報指出,精神疾病被分為很多種,這類病患要的是獲得接納,當大眾對他們套上有色眼光或無法接受他們,他們會因而產生恐懼和自我封閉,尤其患有憂鬱症人士都有強烈的尋死念頭。
不過,她無奈地表示,很多病患都喜歡自己當醫生,認為自己已經沒事了而自行停藥。
她強調,除非是經過醫生診斷及同意,否則病人要準時服藥,尤其是對那些患有憂鬱症的人。
陳雲娟透露,該協會義工曾在精神疾病個案訪談途中,受訪者突然狂躁症發作,強硬把義工的眼鏡抓了就踩爛,但當事人後來卻完全不曉得自己已經失控。
對於這類個案,她說,輔導員無法協助解決問題,只能扮演朋友的角色,傾聽他們說話,並一再叮囑他們依時吃藥,維持大腦血清素的平衡。
發現朋友想自殺徵兆
親友應與對方談
有自殺念頭或徵兆的人,並不會因為別人問他是否想要自殺後受到刺激而加速自殺。
袁德和認為,一旦發現朋友有想要自殺的徵兆,應該要勇敢地和對方談,因為許多人都認為很敏感,所以不敢開口。
他說,一般上輔導電話或電話援助只是聽人訴說、發泄,所以儘量勸告對方去看醫生或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以避免他們繼續鑽牛角尖。
袁德和披露,他的病患中以女性佔多數,或許是女性比較容易面對精神問題,但自殺率卻是男性比較高,且尋死方式都很強烈,如跳樓,女性則是割脈、吃藥等。
黃龍傑:可藉民間或社團力量
應發展心理衛生基設
台灣臨床心理師公會常務理事黃龍傑對星洲日報說,大部份自殺者都面對精神或心理問題,若他們都能適時的獲得最基礎的初級預防援助,包括專業治療或諮詢,相信絕對有助於減少自殺的人數。
他鼓勵大馬發展心理衛生的基礎建設及有關的資源,因為即便國家有了硬體建設,國民也會因生活壓力增加,導致精神壓力劇增,若缺乏有關資源,人們因壓力而自殺的問題會隨之增加。
精神科醫生不足
一個國家都市化的程度越是提高,其人民在高水準的生活壓迫精神健康問題也會相應提高。
他指出,大馬人口共約2756萬,但目前卻只有約233位精神科醫生及約84位臨床心理醫師,與基本需求比例仍有很大的差距。
台灣人口約2300萬人,但臨床心理醫生人數就已超過800位,精神科醫生也有約1500名,使得台灣人對看精神或心理疾病越來越普遍化。
他認為,要廣泛發展心理衛生基礎建設不能單靠政府力量,民間團結力量更為重要,非政府組織也能憑藉民間或社團力量,設立助人者(human service)或防治守門員(gate keeper)等服務,為民眾提供援助。
如一些非政府的宗教組織,如慈濟或檀香愛心福利社等,可以靠社團和民眾力量,到偏遠地區蓋小型心理診療所,建立資源,或提供當地村民基本的輔導等。
13級預防觀點出發
逐漸改變國民自殺觀念
黃龍傑也認為,政府可以從13級的自殺預防觀點出發,訓練民眾更深入瞭解自殺,逐漸改變國民對自殺的觀念,並以發展13級預防的各種資源來取代設立法令處罰自殺未遂者的做法。
預防自殺級別分3級預防
初級預防:屬於宣傳、教育及提高醒覺等的工作,當中包括心理基礎建設,如設立更多診所、舉辦講座會、培育人才、提高資源等。
二級預防:發現症狀,危機處理;家人或朋友發現身邊的人有憂鬱症或情緒不穩等症狀時,必須及時就醫,並多關心患者適時給予安慰。
三級預防:較後期,診斷有患有嚴重憂鬱症,有明顯自殺傾向,必須利用藥物進行治療,但藥物並不能完全消除憂鬱的情緒,只能減輕症狀。
自殺前症狀
˙
感到極度挫敗、羞恥或內疚。
˙
將至愛物品送走。
˙
長期失業。
˙
久病厭世。
˙
失去理性或怪異行為。
˙
性格劇變。
˙
情緒反覆不定。
˙
沉溺在低落情緒。
˙
失眠、沒有食慾。
˙
自我孤立,避開親友,不與外界接觸。

星洲日報2011.01.04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