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October 27, 2013

抗打房‧發展商出絕招

2013-10-27 13:31
不論在哪個階段,除了少數情況,多數的發展商會提供購屋者一些優惠,已經計劃好準備購買房屋的年輕人或中年人,會留意發展商提供的購屋優惠或促銷配套,再依本身的需要,選擇購買相關房產單位。
在市場好景時,也許需要提供優惠或促銷配套的比率相對較少,主要視發展商興建的房產計劃,假如房產所在位置坐落在比較偏遠的郊區,或是單位數目較多的社區,發展商一般都會提供種類不一的促銷或優惠,以便可以更迅速銷售所有的房產單位。
中高房產最受惠
許多時候,我們看到的優惠配套,多數是一些價格中高水平的房產單位,價位至少在70萬令吉或以上,有些時候,產業促銷廣告並沒有刊登房屋價格,只是說可節省3萬或5萬令吉,這些有可能是律師費或印花稅的開銷。
最近幾年,城市中的一些發展商,為達到預定的銷售目標,紛紛提供建築期間免利息促銷配套,特別是高密度的分層產業,也有一些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折價優惠,例如回扣10%的屋價或是提供屋內裝飾,例如包括壁櫥或冷空調等設備。
在經濟不景氣期,發展商也提供購屋者介紹購屋者給發展商,並獲得獎掖的配套,這些配套包括現金回扣,而且發展商也很清楚,購屋者介紹購屋者或者說顧客介紹顧客,其效應不比房產廣告遜色。
另外,還有一類型的促銷是:移交新屋鎖匙後的首一年或首兩年,免繳管理與維修費優惠,以吸引潛在買家加入購買分層產業,例如共管公寓或服務公寓的行列。
須符合條件
作為打壓產業市場的部份努力,國家銀行正探討結束發展商提供建築期間、免貸款利息的促銷配套,以抑制過熱的房產市場交易,此舉是否影響發展商的銷售業績,發展商將構思推出哪一些促銷產業配套,繼續吸引置業者或投資者,相信是當今多數人感興趣的課題。
對廣大的發展商來說,“建築期間免貸款利息”只是其中一項促銷配套,發展商的促銷配套可以是多元化或多樣化的,關鍵在於何時推出,在哪些投資者或購屋者派上用場;不過,在提供優惠或獎掖配套時,發展商並非讓“全民受惠”,而是加上“需符合條件”這幾個字,就是說並非所有潛在買家都享有該項優惠,而是條件比較理想者才能享有。
經濟好景時,嚴格來說,發展商不需要推出深具吸引力的促銷優惠,如果能提供顧客比較完善的銷售服務或售後服務,相信顧客也會感到滿意。
除了上面提及的免律師費與印花稅、提供屋內裝飾,例如包括壁櫥或冷空調等設備、10%屋價的現金回扣、移交新屋鎖匙後的首一年或首兩年,免繳管理與維修費優惠,發展商可以考慮的還有哪些促銷配套?
促銷優惠林林種種
從最近的房產促銷廣告獲取的一些訊息,促銷優惠包括:附有免費“兩個有蓋車位”、可以節省3萬至5萬令吉的開銷、免支付買賣合約、免銀行貸款合約律師費與印花稅,假如是共管公寓,還包括免首兩年管理費、在建築期間免貸款利息及更有吸引力的10%折價優惠(不過個人需符合條件)。
當然,這些優惠並非單獨集中在一家產業發展商,而是綜合各家提出的促銷優惠,總結的成果。
不過,這裡要補充的一點是,這些單位的售價並不便宜,如果是半獨立洋房,價格從150萬至200萬令吉,假如是獨立式洋房,價位更高,類似這些單位,促銷廣告提及平均節省20萬令吉,也許就是所謂的10%回扣。
當然,促銷廣告也包括一些已建好的房產單位,可是,售價比發展商原先推出的價格可能高出20至30%,所傳達的是強調寬敞的建築面積、低密度、建築單位有限等訊息。
除了免支付買賣合約、免銀行貸款合約律師費與印花稅,或是免2年管理費、在建築期間免貸款利息,或是免費2個有蓋車位,也有一些個別情況處理的優惠,也許就是看個別買家的條件而定。
一些發展商會優先考量條件比較理想的產業買家或投資者,這些在他們眼中的專業人士,有利於他們在日後進行產業計劃的促銷,其市場人員會向潛在買家推荐其產業的同時,強調之前一期或兩期的業主,多數是哪些領域的專業人士,也許購買其旗下的產業單位,置身其中也是一件光彩的事。
興建中免利息漸普及
說到這項促銷優惠,應該回到2009年爆發的次貸金融危機,波及大馬產業市場的發展與銷售,為復甦市場對產業的需求,部份發展商構想出建築期間、免貸款利息的促銷配套,其中一些發展商甚至提供首期付款只是屋價的5%,其餘的95%融資由金融機構負責,建築期間需要繳付銀行的貸款利息,由發展商承擔,而且在建築期間也不需要繳交貸款分期的配套。
雖然推出或參與這項促銷計劃的發展商不多,而且有一些已經在過去一或兩年,撤出提供優惠的行列,原因是旗下的產業計劃,已經沒有面對難銷售的問題;不過,假如終止發展商在建築期間、免貸款利息的促銷配套,也許會影響一些投資者購買產業的興緻。
多為高密度共管公寓
對一些投資者來說,首期屋款不需支付大筆資金,是一項具有吸引力的促銷優惠。目前,發展商提供建築期間、免貸款利息的促銷配套,多數是一些沒有這麼快賣出的產業計劃,例如一些高密度的共管公寓產業。
假如建議中的措施付諸實行,大馬少數的產業發展商,可能面臨吸購率放緩的問題,屆時,一手產業市場的價格成長率,可能出現暫時減緩的情況,發展商也不可能顯著調高售價,邊沿買家可能暫時擱置房產購買計劃,待形勢比較明朗才做決定。
有蓋車位加分
在這種情況下,發展商可能需要另謀策略,推出類似建築期間、免貸款利息的促銷配套,確保維持可觀的銷售業績。
對分層產業來說,有蓋車位可以為產業加分,一些發展商在促銷廣告寫明,附上2個有蓋車位,因為在目前的產業市場,已經有一些發展商,沒有提供產業單位的業主免費泊車位,而是以租賃的方式處理,這有點類似香港的情況。
有地產業的業主,一般比較不會面對泊車位不足的問題,普通的排屋,房屋的前廊至少可以停泊兩部轎車,籬笆鐵門外也可以停放一輛,基本比較不會面臨泊車煩惱。
可是,共管公寓、服務公寓等產業單位的業主,情況就不一樣,他們普遍面臨泊車位不足的問題,有些公寓產業計劃的發展商,分配兩個車位給業主,如果是面積較大、售價較昂貴的單位,還獲得優先購買額外車位的選擇。
可考慮購額外車位
說到車位,如果獲得發展商獻議購買額外車位,那是可以考慮的選擇,擁有額外車位的業主,可以將空出來的車位,出租給需要車位的其他業主或租客,如果租客來源穩定,很有可能在8年、10年後收回投資本金,繼續出租就是凈收入了。
許多時候,人們第一個反應是:“我們家只有兩輛車、或者說我只有一輛車,要花2萬令吉多買一個車位,這樣不符合經濟效益,車位又不能當貨倉或客房,不如將2萬令吉用來裝修廚房,讓廚房更具時尚或現代感,這樣比較實際。”
也許人們普遍忽略了一個事實,今天只有一輛車,不等於將來也只是擁有一輛車,一旦發展商著手辦理公寓的分層地契申請手續,即使有額外車位,也不能轉售給產業業主,這是許多錯過購買額外泊車位公寓業主的經驗。
因此,假設沒有了建築期間、免貸款利息的促銷配套,發展商只要稍微調整促銷策略,重新包裝銷售配套或其他類型的優惠,一樣可以達到他們的預期目標。
須慎看發展商財力
話說回來,假如是口碑好、信譽佳的發展商提供建築期間、免貸款利息的促銷配套,購屋者或投資者一般可以比較放心,萬一是財力比較弱的發展商也以這一促銷配套吸引購屋者,購屋者其實應該謹慎看待。
購屋者協會中文組主任陳鍾靈說,發展商與銀行協商好,由發展商承擔建築期間的貸款利息,假如間中發生產業發展商面臨財務危機,無法繼續承擔利息支出,這筆賬很有可能轉到購屋者身上,要購屋者來支付,那時問題就大了,分期支付的小數目變成大數目,一時之間真的不容易應付。
當然發展商可以興建價格比較中等的產業單位,以便讓更多未有房產者有能力購買,或是已有一個單位的投資者,可以增購一個作為投資用途,假如是50萬令吉或以下的有地排屋,可能是面積比較小、或是坐落在比較偏遠的地區,也有可能是坐落在租賃契約土地的房屋。
他說,不論發展商的促銷配套多麼吸引人,都抵不過屋價的水平,假如本地產業市場的屋價,特別是一些主要城市的屋價,沒有在過去幾年大幅上漲,相信在人均水平逐漸上升的同時,能夠實現擁屋夢想的人會相應增多,無奈屋價真的太貴了。
“羊毛出在羊身上”
只要我們的屋價回到與人均收入較為合理的水平,發展商其實也不需構想出類型不一的促銷配套,需知“羊毛出在羊身上”,所謂的促銷配套,是否已經取巧納入興建房屋的成本?
10%回扣較實際
嚴格來說,比較實際的促銷優惠是提供10%屋價的回扣,對一些手上現金尚未充裕的產業買主來說,這其實有一定的助益,以買賣合約的售價為基礎,向銀行申請房屋貸款時,假如獲得90%房屋貸款,本身不需要支付10%首期屋款,假如只獲得80%貸款,那麼需要支付的是相等於10%屋價的購屋款。
另外,假如少了建築期間、免貸款利息的促銷配套,發展商若繼續提供免律師費與印花稅的優惠,相信也將獲購屋者普遍歡迎;也許在這之前,除了建築期間、免貸款利息的促銷配套,一些發展商也提供免律師費與印花稅的促銷優惠,促使產業市場的銷售保持火紅狀態。
若是發展商在制定新屋的售價時,可以視情況的許可稍微降溫,一樣可獲得產業買家的支持,當然前提是,不能影響房產的質量,畢竟生意是要永續發展,不能由於稍微調低價格而影響交屋的品質。
發展商調整策略拼銷售
本地一家產業發展商不願具名的市場人員表示,假設少了建築期間、免貸款利息的促銷配套,發展商只要稍微調整銷售策略,依然可以取得不錯的銷售業績,關鍵在於產業市場的情況、視經濟、就業等因素做出調整。
對一些財務穩健的發展商來說,少了建築期間、免貸款利息的促銷配套,這並不是問題,若是需要測試市場,可以稍微調整興建的單位數目,例如在第一期發展計劃,暫且不興建太多的單位,好比在200或是300個單位以內,視有關社區對房產的需求,只要在非正式或正式推出時,賣出公眾單位中的70或80%,相信一樣可以掀起購買或投資熱潮。
無論如何,只要任何措施可以證明對產業市場的長遠發展,有助於起正面效應,不論是產業買主、賣家或是產業發展商,一樣都會舉手贊成,這是有關方面不需顧慮的一點。
結語:

政府為了抑制產業市場的過熱發展,先後推出第三間房產貸款頂限在屋價的70%、房屋貸款申請者的條件以凈收入作為考量;最近提出的建議終止建築期間、免貸款利息的促銷配套,還有房屋與地方部長日前提及的購買產業後的2年內脫售,售賣產業取得的盈利,需面對30%(或25%)徵稅率,看來有關當局也看到屋價已經過高,遠遠超出一般市民購買力,並且已經到了不能坐視不理的時候。(星洲日報/投資致富‧焦點策劃‧文:鄭碧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