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October 21, 2013

國民型中學華校特徵漸失

國民型中學華校特徵漸失


華小畢業生的升學途徑不外乎四種,即國民中學、國民型中學、獨中及私立或國際學校。
  • 全國78所國民型中學里,一些學校的華校特徵保留得很好,一些則漸漸沒落。人為、客觀的環境和地理的影響,都是左右國民型中學是否變質的因素。但只要董家教和掌校者肯堅持,必定能營造一個具有濃厚中文文化氣息的校園。(圖:星洲日報)
華小生如果選擇升上免費的政府學校,國民型中學通常是首選。畢竟國民型中學的前身是華校,迄今仍保留華校特徵,也能與華小生接軌。
不過,根據2010年的統計,進入獨中、國民型中學和國中的華裔生比例,分別是1:2:7。這表示,60所獨中加上78所國民型中學,大約只收了30%的華裔學生,其餘70%的華裔生仍無可避免的上了國中。(見表一)國民型中學畢竟不是獨中,在現實環境中無法像獨中般完全保留華校特徵,所以各校都是靠掌校者、董事部以及家教協會的努力和意願,才得以保留華校特徵,不被國中同化。
然而,一些國民型中學的華校特徵卻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客觀環境的因素,而逐漸流失。到底是甚麼原因導致國民型學校“變質”?目前還有哪一些國民型中學仍成功保留華校特徵?哪一些又完全失去了華校特徵?
馬來西亞行動方略聯盟改制中學發展委員會針對全國國民型中學華校特徵進行了一項調查,並發表了詳盡的調查報告。本報以這份調查報告為基礎,訪問了全國各地相關的國民型中學,從各個角度探討它們如何保留華校特徵,又在怎樣的情況下流失特徵。
改制後尷尬生存
自1962年以後,中學階段的華校只剩獨立中學,由獨中改制的國民型中學(又稱改制中學),後來就一直困於尷尬的處境中,即不再是獨中,也沒能像國中般,獲得政府多方面的援助的政府學校。
改制後的國民型中學大多只靠華社各方力量支撐,現在我們關心的是,從獨中到國民型中學的演變中,究竟保存了多少華人文化特徵?
1.背景
1996年教育法令下
政府中學統稱國中
根據教總和國民型中學校長理事會《2010年國民型中學華文班概況》,國民型中學的前身是以華文為主要教學媒介的華文中學。
當《1961年教育法令》實施後,數十所華文中學改變教學媒介語,成為以英文為教學媒介語的國民型中學,最後在《國語法令》下,於80年代被改為以馬來文為教學媒介語的中學。
事實上,在《1996年教育法令》下,所有政府中學都被統稱為“國民中學”,在教育法令中,是不存在“國民型中學”的。但華社並不認同把國民型中學稱為國中,因為兩者的特征並不一樣。
因此,華社繼續把這類學校稱為國民型中學,或改制中學,以突顯與國中的分別。
霹最多國民型中學
目前全國共有78所國民型中學,其中以霹靂州最多,共有17所,其次分別是砂拉越和檳城,各有10所。
除了這78所國民型中學以外,還有3所分校,即已開課的芙蓉振華二校、以及還在建校中的威南日新國民型中學及檳城恆毅國民型中學分校。
2.特徵
雖以馬來文為媒介語
國民型中學擁6特徵
雖然國民型中學跟國中一樣是以馬來文作為主要教學媒介語,但和國中相比,國民型中學仍然有其特徵,和國中有很大的差異。
根據教總和國民型中學校長理事會《2010年國民型中學華文班概況》,國民型中學的特徵包括:●學生以華裔生為主。學生基本上都是來自華小,少部份的國民型中學有來自國小的學生。
●國民型中學每周至少有5節華文課;而國中只有每週3節華文課。
●大部份國民型中學把華文列為大馬教育文憑考試(SPM)的必修必考科。
●設有董事部,校地產業歸董事部管理。此外,董事部、家協和校友會積極互相配合,發展學校軟硬體設施,共同推動校務發展。
●校園有濃厚的中華文化色彩,例如設有華文學會、華樂團等團體。此外,也經常舉辦與中華文化相關的活動,包括書法活動、文學創作、中華武術、中華民間舞蹈等。
●大部份國民型中學以雙語來進行週會或課外活動。此外,學校也以雙語來發通告。
3.問卷
方略問卷調查
調查78中學64校回應
馬來西亞行動方略聯盟改制中學發展委員會去年進行的“2012年國民型中學華校特徵調查報告”,在總數78所國民型中學中,共有64所學校交回問卷,回收率達82.05%,該報告是針對這64所國民型中學的回饋來作整理與分析。
問卷調查共分為5個部份,即學校基本資料、校長、三機構和當地華團、撥款、資助與籌款,以及學校的中華特徵。
研究共分為3大部份,細分12項目:一:語文使用(課程教學、校園用語及華文環境)二:文化認同(華校標識、節日與課外活動及儀式慶典)三:保障機制(校長資格、華文地位、學生起點、師資保證、董事會主權及社區聯繫)此外,為了方便總體把握國民型中學的狀態,此報告是依據數量與分佈情況把全國分成6個區域:
●北馬,包括檳城、吉打及玻璃市
●霹靂,自成一區
●中南馬,包括柔佛、馬六甲、森美蘭、雪蘭莪及吉隆坡
●東海岸,包括吉蘭丹、登嘉樓及彭亨
●沙巴,自成一區
●砂拉越,自成一區
4.華文科節數和語文的使用
檳城每週至少5節以上
教育部曾於2000年11月16日發出指示,說明國民型中學從預備班到中五,每週可上5節華文課。因此,與三分之一教學時數相比,每週5節應該是最低要求了。
儘管如此,這項調查顯示,至少30%的國民型中學不達每週5節華文科的標準,不過,檳城10所都是5節以上,表現突出。
綜合各區域學校的預備班、中一至中三,以及中四至中五的每周華文科上課時間,北馬是表現最好的區域,都有5節以上;其次是中南馬,絕大多數保有5節。
25所華國英三語並存
至於校園用語方面,調查顯示,華巫英三語並存的情況居多,共有25所;其次為華國雙語並行,共有20所;只有19所學校是以華語為唯一通用語。
從區域上來看,東海岸不具三語並用的情況,反映了英語在東海岸並不通行。
沙巴則恰巧相反,沒有任何一所學校只使用華語。
此外,此項調查也根據三語使用率的角度來觀察各區國民型中學的華文環境。
結果顯示,北馬區是唯一華文使用率高於馬來文的區域(差距為4.11%),其餘地區都是馬來文的使用率高於華文。
雖然傳統上國民型中學有極其濃厚的英校色彩,但英文的使用率總體上其實不高。不過,砂拉越的英文使用率表現突出,達51.85%。
5.華文標誌和節日
60所具華文校名
北馬中華氣息最好
此項調查根據校名、校歌、校徽、校訓、家長函、通告、成績單、校服上的名字、作業簿封面、畢業證書、畢業刊及中華氣息,來鑑定學校的華校標識。
其中最好的表現為校名,共有60所具有華文校名,1所情況不明,3所沒有華文校名。除了6所學校之外,其餘的都在家長函上附加使用華文。
有39所學校只有華語校歌,7所為國華雙語;有9所是僅國語校歌及4所僅英語校歌,另13所學校沒有華語校歌。
從華校標誌的調查來看,北馬表現最好,接著是霹靂及中南馬。東海岸和砂拉越的表現遜色,最低者為沙巴,受到關注。
在節日與課外活動方面,表現仍屬北馬最好,平均每年舉辦的節日與全校性活動達6項;其次是東海岸,5.83項;接著是霹靂和中南馬,然後再到砂拉越和沙巴。
此項調查也顯示,共有17所學校沒有慶祝校慶,佔了總數的26.56%,值得關注。
6.華文必修必考科
砂沙失守
華文科非必修必考
國民型中學的校長資格、華文地位、學生起點及師資保證,是直接支撐學校華校特徵的第一級保障機制,而董事會則是支撐第一級保障機制的第二級保障機制。
此項調查使用觀察華文科是否必修必考來作為鑑定華文地位的指標,北馬及霹靂在這方面仍守得很緊,雪蘭莪及彭亨各有1所學校失守,而東馬兩州顯然已失守。
沙巴全部7所學校的華文科都不是必修必考,而砂拉越7所學校不是必修必考,僅有2所屬於必修必考。
對於學生起點方面,調查顯示,除了檳城、吉隆坡、森美蘭及吉蘭丹外,全國有27所學校是沒有限收華小生,佔了調查總數的4成左右,比例相當高,從而也影響在校華裔生的比率。
根據調查,38所學校的華裔生比率超過90%,其中32所限收華小生。
在校長資格方面,此項調查的有效樣本為62人,回卷上有1所學校尚未委任,1所學校情況不明。此外,從2012年到2017年,共有45位校長準備或已退休,佔了總數的70.31%,值得關注。
此外,調查顯示,全國的每一位華文教師平均要教導153名學生。從區域上來看,分成兩大部份,北馬、霹靂和中南馬地區是在平均數之下;而東海岸、砂拉越及沙巴則是在平均數值上,最高是沙巴。
明天預告
具華文資格校長是關鍵
在國民型中學華校特徵保障機制中,具有中文資格的校長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並不是每一所國民型中學都由具有華文資格的校長掌校。雖然會華文能夠更有效推動校內的中華文化,但是,不諳華文的校長並不代表一定會導致國民型中學“變質”。
明天,我們探討不具華文資格的校長,是否也一樣可維護華校特徵。
(星洲日報/獨家報導:陳嘉貞)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