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31 09:03
看到旅台大馬醫學生縱火、傷人、自殺的新聞,連想到一個故事。
一對夫婦,生了4個孩子,3男一女。
夫妻對孩子期望很高,提早為他們設想了人生的目標;希望他們未來收入好,地位高,生活穩定。
左思右想,還是當醫生最靠譜;要是孩子日後都做了醫生,那不僅是一門俊秀,還是華陀之家。
於是,兩老苦心栽培,節衣縮食,把精力和財力都投資在孩子身上。
孩子們也努力聰慧,一個個考上醫學院,畢業後成為執業醫生。
一門4醫生,眾人稱羨,夫婦倆臉上有光;老懷大慰之外,深感畢生之付出,總算有所回報。
10幾年後,有人見到這對夫妻,趨前問候,心想:4個醫生的父母,生活應該特別寫意吧!
一問之下,老先生回答:“家門不幸,出了4個醫生。”
問者大驚,醫生之家,還稱“家門不幸”,哪有這樣的道理?
老先生道來:“老大做外科醫生,一次為病人動手術,病人之後癱瘓;家屬告上法院,法院判醫療失誤;賠光了身家,還被吊銷執照。”
“老二做精神科,幾年後,患上憂鬱症,沒法再當醫生,目前在治療中,還得兩老照顧他的生活起居。”
“老三算是好的,在公立醫院服務,時間長,壓力大,收入卻不高;看看以前的同學,不管在商界或專業領域,風生水起,事少錢多,生活多采多姿;自己不免意志消沉,很不快樂。”
“老四看到哥哥們的遭遇,不想走上同樣道路,於是早早移民外國,幾年都未曾見面了。”
“一門醫生,到頭來不就是家門不幸嗎?”
故事是真的,發生在台灣;然而,不管是家庭期望,社會觀感,以及文化背景,也可以是大馬寫照。
文化背景將醫生定義為一種高尚的職業;社會觀感中,醫生具有崇高地位,以及高收入的回饋(儘管未必如此);家庭期望裡,醫生是個人潛能和價值的最大發揮,也是前途的保障。
於是,很多家庭都鼓勵孩子當醫生,甚至逼迫孩子去唸醫學院,而家長為此付出了很高的成本。
但是,不是人人都可以當醫生,要走這條路,除了先天的聰慧,也要後天的毅力,更不能沒有堅強的心理素質。
在英系醫學院,必須唸完5年,在美系,包括台灣,要唸上7年;這些日子,是唸不完的書,不停的考試,記不完的課業,煎熬的實習,永遠不夠的時間,沒完沒了的壓力。
很多人熬不過去,休學或停學,更不幸的,醫學系學生自殺時有所聞。甚至當上醫生,自殺率也比常人多出3倍至5倍。
林姓大馬學生是不幸的其中一個;至於其他人,特別是眾多望子成醫的父母,應該對孩子多瞭解一些,也對這個行業多認識一些。
(星洲日報/馬荷加尼‧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總編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